记忆中的蒙古民歌,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情,旋律优美,节奏舒缓,记事抒情,动人心魄,让人回味良久。蒙古长调《走马》是在广袤的草原上骑马奔走时引吭高歌,曲调高昂,悠远,时而像鹰在云端翱翔,时而又从云端扑向辽阔的大地,纵横捭阖,飘忽不定。听起来,让人陷入充满辽阔幽约之美的意境。《诺恩吉雅》是科尔沁民歌,描述了蒙族姑娘诺恩吉雅远嫁他乡的凄婉故事,展示了草原久远的历史与独特的民俗风情。大众耳熟能详的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》,《赞歌》抒发了草原人民对新生活的赞颂及草原的美好。还有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》,《森吉德玛》....多得不可胜数。大家围桌而坐,频频举杯,纵情高歌。
巴特尔等朋友们对本民族的歌曲娴熟于心,我们点歌即唱,唱到动情处,他意兴盎然,时时挥动手臂。
我记得最后是以气势雄浑,格调悲壮,音律感人的《嘎达梅林》结束的晚宴。感受他们的真挚,朴实和对本民族艺术的热爱,对传统的秉承,不由得让人想起民族的根和魂孕育在文化中,而草原无疑是蒙族文化的发源地和载体。近来每每耳闻草原上的涉矿纠纷,像呼伦贝尔一样,草原地区到底该不该开矿,开矿对草原的破坏能否修复,要脱贫还是要生态?草原的未来使人感到茫然。所幸,最近内蒙提出建设生态草原的主张使人感到了一丝欣慰和希望。(不幸的是巴特尔在这次聚会后的第二年失踪,至今渺无音信)
阿斯楞是我们去年祭祀敖包时认识的一个当地牧民。他保持了老一代人的传统观念。他有些看不惯现在的年轻人。“他们把钱和财富看得重,对于人情却看的淡。对朋友之谊,人间友情不当一回事。” “而我们蒙古人是很看重朋友情谊的”。父母在世时曾反复教导我:“要像爱护眼睛一样,爱护草原。它是我们蒙古人的根,” 阿斯楞对我说。他是当地环保组织的成员,也是一个热心的环保人士。他的不知所踪的确有些蹊跷。我想去安慰一下他的家属,顺便相赠一点礼品。
大胡子出横祸离世,巴特尔和阿斯楞身陷迷踪。“彷徨无限意,尽为故人伤”。
8月13日下午,热情的额尔顿带领着四个校友去中蒙边境界碑处游览。我因上午的游走感到有些累,便留在旅馆休息。休息到三点,我想起曾因给阿斯楞寄书,隐约记得他的住址在环保局家属院。便起身向旅馆前台打听环保局家属院的地址,值班的姑娘说出大门左转,在十字路口向北,但又说修路不便通行。
我决计乘出租车先到环保局打听一下。在乌里雅斯泰镇内乘出租车,无论去哪里,费用都是五元。环保局的办公楼在长途汽车站对面。顺台阶上到二楼,迈入大厅,两侧是一溜办公室,我随意进入一间房间,经询问得知,家属楼在北面的新时代广场隔壁。便又乘出租车到达了那里,几经询问方才找到了家属楼。这是一栋旧式的砖木水泥建筑,楼高六层。所有单元门紧锁,楼前空无一人。天阴下雨,我只好撑开随身携带的雨伞,静候良久,最终又不得不悻悻离开。
命运跟我开了一个玩笑。我记忆中的地址与实际地址相似,但却不同。返京后再查,原来是“xxx 家属院”。
我们抵达东乌旗的次日清晨,额尔顿请我们吃蒙餐。这家餐馆与我们住的宾馆位于同一主干道上,是一家正宗的蒙餐馆,叫赛义德蒙餐。
各种蒙族吃食应有尽有。蒙古果子,炸麻燕,
蒙古包子,炸饺子,糖饼,鸡蛋与各式各样的凉拌菜。而手把肉,血肠等自然是少不了的。
我们要了一锅锅茶,锅茶里面放有奶豆腐,牛肉干,炒米等辅料,味道比奶茶更鲜美可口。额尔顿的老伴也来陪我们共进早餐。她是一个和善可亲的人,与校友HSX 一见如故,就像是姐妹。
我们抵达东乌旗的第二天,额尔顿带领我们去看真正的大草原。它位于中蒙边境地区,莽莽苍苍,无边无际,雄浑壮美,令人耳目一新,让人激动,令人忘情,仿佛置身于歌曲《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》描述的感人境界,真正体味到歌曲作者发自内心的情感。
草原公路上 ,额尔顿的车子在前,开得飞快,我的白车尽力追赶着。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边境地区的沙麦小镇。
—--以下内容是校友GSH 所写:
13日早上,额尔敦来了,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,因为军分区司令员到中蒙边界视察,所以不能让我们去,要等领导走了以后再去,估计也要下午了。如此一来额尔敦提出去另一个地方,沙麦,那是一个边防小镇,离蒙古很近,由于禁止放牧,所以草势茂盛风景优美。于是我们就出发了,这次是额尔敦开一辆车,ZYX 开着他的白色长城车,另一辆英明的黑车已送去维修。我们在额尔敦的带领下出发了。一路都是乡村小道,因为下了雨,有的路段车辙沟很深,有时不得不另辟蹊径开上草原,以绕过泥泞不堪的旧路。看着青青草原上留下碾压的车轮痕迹,虽然心疼但又无奈,因为我们的车底盘低,对这种深深的车道沟,只能绕行,不然就会深陷泥沼。
一路坎坷经过了沙麦村,这是一个只有几十户的村镇,街上没看到几个人,显得格外冷清,街上仅有的几家商铺也像是在关着门。过了沙麦越走越高,沿着蜿蜒的小路行进,一会儿就看到了一片巨石突兀地分布在小山坡上,就像是天外来客,三三两两地 散落在绿草如茵的坡顶。当地人将这些巨石称为喇嘛石。每一块喇嘛石都是一座小山,人站在石下,显得如此渺小,可是和远山相比,巨石又算得上什么?此时看远山观巨石,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样的美丽风景。
天上的云在行走,阳光透过云隙照在山坡上石头堆成的敖包,忽明忽暗,在阳光下更显的神秘,敖包上的旗杆高高矗立,秋风吹过,经幡猎猎彩旗飘飘,祭敖包时人们敬献的蓝色哈达在风中摇曳,好像在向天诉说着人们乞盼水草丰美牛羊肥壮对美好生活的期待。
——以上内容为校友GSH 所写。
站在这里的高坡上极目远眺,天似穹庐笼罩四野,天苍苍野茫茫,云海翻滚,绿浪无边,对面就是蒙古国。这也是我们梦中的大草原!
我们欢呼雀跃,充满了豪情,充满了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!
草原上朔风劲吹,使人体会到万窍怒呺的感觉。这里的草没膝盖,长势旺盛,足以再现“风吹草低见牛羊”的美景!
午饭后在额尔顿带领下,一行五人又驱车来到了珠恩嘎达布其口岸,这是一个对蒙古国的口岸。
经过一番周折,雨过天晴,四位校友的运气就像是这美丽的蓝天,像这碧绿如洗的草地一样,终于获准进入中蒙界碑区,看到了屹立在广袤大地上的界碑。
江南水乡风情,小巧玲珑,烟柳画桥,风帘翠幕,又有美食相伴,自然是引人入胜,皆因文化璀璨;但北方大漠辽阔无垠,广袤无际,雄浑壮美,白云行天,绿草遍地,鲜花盈野,云霞雕色,草木贲华,风光自然,而绝少人工雕琢。尤其是风声起时,林籁结响,草木涌动,你能感受到“万窍怒呺”的自然律动。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!使得我更爱大草原。